编者按
开局即决战,起跑就冲刺。新春伊始,临安企业、项目加快复工复产,奋力实现“开门红”。我们推出起跑·冲刺开门红系列报道,一起看看大家怎样拼经济。
何建军
(资料图)
★ 杭州市临安区国瑞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员工
★ 临安区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一期)项目负责人
9:15
见到何建军时,他正端着水杯、背过身,盯着二楼办公室里的一面墙出神。
墙上,贴着《临安区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一期)交付前倒排施工进度计划》。临安区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一期)是全省首个全钢结构装配式三甲医院工程,于2020年9月开工,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和粗装修工作已经完成。
作为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何建军既要把控项目整体进度,又要监督、协调下属施工单位施工事宜。在到达项目部前,何建军已经按照惯例到总部汇报了工程进度。“在保质的同时还要快,一定要如期交付!”领导的话犹在耳边,何建军内心还是挺笃定的。“项目要在今年6月完工,哪个环节拖了后腿,我都会想尽办法把进度赶上。”
9:30
何建军打开电脑,数十份审批报告堆积在网页里,等着他审批。过程中,不时有人来敲门汇报工作,何建军停下手头的工作,询问、处理。“都是些琐事,但漏了哪个都要出乱子的。”在何建军眼里,事无大小,都马虎不得。
“这个审批单还要改吗,我都改哭了……”这次进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姑娘,院方提出的《关于增设部分功能变更联系函》,她已经改了无数遍。“我仔细看了看,再加一张单子进去就好了,不要急。”何建军一边宽慰了小姑娘,一边又自己整理了一张新的单据。
10:00
“封堵的事你是怎么考虑的,有没有落到实处?”处理完手头的审批报告,何建军又来到隔壁办公室找到项目经理,对卫健局新下发的文件进行商讨。
讲到激动处,两人还手脚并用地比划起来。“变形缝渗水的问题你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我等着验收!”最后,何建军给项目经理下了死命令,语气很坚定。
10:30
在何建军办公室的墙角放着一双运动鞋,脏得已经不太能看出原本的样子了,这是他巡查工地专用的鞋子。何建军换上鞋,取了一顶红色安全帽,冒着小雨来到项目部对面的施工现场。
一路上,何建军每遇到一个人就会提出一个对应的问题,被提问的人会带着他去现场查看。“你们拍照记录没有?强调了无数次,一定要拍照发到消防群里,责任跟踪到个人。”在查看封堵时,何建军一再强调,“这么大的项目,一定要根据规矩办事。”
11:40
一圈查看下来,到了午饭时间。何建军家住在临安城区,在总公司食堂匆匆吃完午饭后,他抽空回家了半小时。
“我女儿上大学了,今天下午开学,没时间送她只能中午赶回去看一眼。”工作中的何建军是严厉的“何工”,生活中的他又是慈爱的父亲。
13:30
何建军回到项目部,定期举办的安全技术交底会正在进行。
“作业过程中拒绝危险作业、冒险作业。”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正在跟工人们强调。看着会议顺利进行,何建军放心地悄悄离开。
16:35
何建军所在的项目部是一栋临时搭建的两层小楼,有20多家单位在此临时办公。一下午,何建军都在忙活,找市政单位负责人、装修项目经理……不断说明问题、协调工作。
两个多小时,何建军上上下下把这栋小楼跑了个遍,几乎每位负责人都被他询问了一番。回到办公室,何建军的嗓子已经哑得快说不出话了,连喝了两杯水才缓过来。打开电脑,新的报告单来了,是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单。何建军又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核对。
17:10
接近下班时间,何建军还伏在电脑桌前。不时地,有电话打进来,他就扯着嗓子沟通,一阵嘈杂;没有电话的时候,他就盯着电脑看,办公室里悄无声息。
一天下来,何建军前前后后跑了三四趟现场,见四五十个人,接打七八十通电话。“年前我们每天的施工人员在800到1000人之间,过年的时候也有近200人驻守,等到2月底我们进入冲刺阶段,计划最多安排1200人。我们有信心,项目一定会如期交付!”
闲聊间,何建军将目光从那堆单据上移开,抬起头瞥向墙上的项目计划表。
这一路
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一直以来,临安上下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强化“项目为王”导向,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格局。
产业“一子落”,发展“全盘活”。
加快建设青山湖科技城千亿平台,腾拓发展空间建设“六大产业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拿地即开工”……2022年是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的开局之年,临安坚持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加快打造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交出了一份招大引强的高分答卷。
一组数据为证: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杭叉三期等92个制造业项目开工,万马高端电缆等110个制造业项目投产。
民生项目、城市建设项目,同样提挡加速、落地开花。人民广场建成开放,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主体结顶,青山湖综保工程北岸线完成整治,东入城口景观提升工程、石山亚运公园、太保家园一期等标志性项目精彩亮相……让幸福成为临安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回望2022年,临安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而这些成绩,已成为新一年奋力奔跑的起点。
这一年
招大引强注入新动力
步入2023年,各地“拉满弓”“上满弦”,全力以赴拼经济。于临安而言,拼经济就必须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把招大引强作为决胜未来的关键一招,一抓到底。
2月7日,临安开展新一年度的“党建领航·实干奋进”五大行动,项目投资赫然在列。5天后,全区一季度2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7亿元。龙兴智能产业化项目、科技城杭自院智能研究院、杭州医学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一个个实打实的重点项目,犹如一粒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临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天的“拼经济、抓项目、扩投资”产业强区大会更提出,坚持“抓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把“双招双引”作为“头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
翻看临安区今年的项目招引及推进计划表,排得满满当当:力争招引落地产业项目18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全速推进277个政府投资和经营性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88.2亿元,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而这些具体的目标背后,已化作当下车间、产业园、施工现场一个个生动的奋进故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不断,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招商专员四处奔走、分秒必争……
在明确目标、明晰路径后,临安正以奋斗之姿、决战之势奔向新的赶考之路。
来源/杭州日报记者 毛长久 彭云 临安发布资料图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