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正文

时讯:光年之外被收购,王慧文却抑郁症了…..

2023-06-30 01:10:33来源:互联网

最近两天国产大模型连续爆出两条重磅信息,第一条是王慧文得抑郁症了,请假去养病,当时看见这条就非常震惊,王慧文财富自由二次创业了,没想到也能被压力压成这样。

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来做大模型的难度,之前就有新闻说王慧文找技术人才遇挫,找不到行业的顶级大牛来做大模型。

外界对王慧文的期望之高估计也是压力的来源之一,前不久多家媒体还同时发了一篇相近的文章,大意是国内的大模型都没法打,只能指望王慧文这批人。


【资料图】

盛誉之下,副作用肯定也很明显。

今天又出来一个重磅消息:美团全资收购光年之外,估计也是王慧文实在没法继续带公司了,光年之外本身就有美团的投资,这种情况之下收购也就顺理成章了。

很多没创过业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一个财富自由的大佬怎么干着干着就得抑郁症了,其实创业的压力很多时候是多方面的:

1.事情杂乱繁重

创业公司别管拿到了多少融资,组织力和流程都需要从头建立,除非你是那种把一个完整业务部门带出来的创业方式,都逃不脱各种烦心事。

就算你把一个部门搬出来,就财务管理、软件申请、商标、各种平台合作的进度可能都能把你气吐血。

这些事情没经历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2.自我预期极容易失控

一个人走出创业这大概率是怀着极大的理想和愿景,甚至想要改变世界的。

但理想再远大路也要一步步走,不管是王慧文这种上来就融资几个亿的创业,还是屌丝创业,在创业初期大概率都会出现自我预期失控的问题。

没取得进展快速失败的其实还好,就怕不断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不断调高自我预期。

尤其是预期超过心力承受的那一刻,问题就真的来了。

今天AI破局俱乐部合伙人小林过来找我,小林本来是一名程序员,1年多前辞职单干,我们也聊到创业中的自我预期问题。

小林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不要关注目标和结果,只关注是不是在创造价值的路上,这样自我预期就可控了。

以上两点往往是压垮创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然王慧文这种创业属于贵族创业,哪怕抑郁了,哪怕没法带领公司继续前进,美团转头就几亿美金收购了。

不少普通创业者就没这么幸运了,今天的消息又让我想起了茅侃侃,一位80后连续创业者,前文也写过缅怀他的文章。

茅侃侃多次创业,最后一次创业失败负债几千万,最终自杀离世,让人扼腕叹息。

我第四次创业又干了快三个月了,这一次业务进展很顺利但压力却比前三次还大,几万人的服务、各种交付是否完美、新业务怎么展开,真的是让人很抓狂。

也许创业者有时候真的要放下完美之心、激进之心、攀比之心,控制下节奏和预期。

有的时候,慢慢来,比较快。

关键词: